資訊 | 新房 | 二手房 | 租房 | 家居 | 裝修 | 建材 | 產業 | 海外

忠義橋、孔廟碑林、求是書院舊址……昨天杭州新添9處“國寶”!

  • 首頁 > 新房  發布時間:2019-10-23 18:02:14  來源:[db:出處]
  • 4.09K
  • 昨天,《國務院關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正式印發。

    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762處入選。其中,杭州有9處入選。

    這9處新入選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

    【古遺址】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新石器時代,杭州市余杭區。

    【古建筑】

    杭州忠義橋,南宋,杭州市西湖區。

    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明,建德市。

    【石窟寺及石刻】

    杭州孔廟碑林,唐至民國,杭州市上城區。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求是書院舊址,1897-1914年,杭州市上城區。

    浙江圖書館舊址,1909-1936年,杭州市上城區、西湖區。

    仁愛醫院舊址,1922年,杭州市下城區。

    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1928年,杭州市西湖區。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1953-1954年,杭州市西湖區。

    第八批國保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并。從類型看,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筑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其他12處,入選文物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安徽、湖南。

    截至目前,國務院已核定國保單位5058處,包括古遺址1194處,古墓葬418處,古建筑2160處,石窟寺及石刻30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952處,其他27處。國保單位較多的省份是山西(530處)、河南(419處)、河北(286處)、浙江(279處)和陜西(268處)。

    前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里,杭州一共有39處,像六和塔、岳飛墓、西泠印社、之江大學舊址、錢塘江大橋、跨湖橋遺址、京杭大運河等都是,加上這次新入選的9處,杭州“國!币延48處。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

    中國現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是良渚水利系統的一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年的良渚人,已具備全流域的水環境規劃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統建得很聰明。

    外圍水利系統由谷口高壩、平原低壩和山前長堤等11條人工堤壩與山體、孤丘等,構成了高壩區和低壩區上、下兩級系統。

    在壩址選擇、地基處理、壩料選材、填筑工藝、結構設計等規劃和工程技術方面,體現了中國早期城市與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能力及其科學性。

    杭州忠義橋

    忠義橋,東西橫跨西溪河,是單孔圓弧形石拱橋,分節并列砌筑。橋拱板上有南宋嘉定戊寅年(1218年)的題記,是杭州城區唯一一座有南宋題記的石拱橋。

    拱橋除橋面板和欄板有更換外,橋身結構基本保存完好。忠義橋構造精巧,是研究南宋時期石拱橋和杭州古代橋梁發展演變歷史的實物例證。

    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

    建德梅城古鎮有兩座古塔,一座在城東的高峰山上,叫北峰塔,因其位在卯方,所以又名卯塔。另一座在與城隔江相望的巽峰上,名巽塔,巽峰在城之南,故稱南峰塔。

    梅城南峰塔。韓丹 航拍

    南北雙塔,在明代就成為著名景點。明弘治八年(1495年),嚴州知府李德恢當年所題的“嚴陵八景”中的“雙塔兆魁”,就是指雙塔。

    杭州孔廟碑林

    杭州孔廟有碑、帖、墓志等500多件,薈萃了自五代到清代的五朝名家手跡的石刻。數量最多的是“南宋太學石經”,現殘存86塊。館藏的南宋太學石經以及五代吳越王室墓葬出土的星象圖更是難得一見的文物。

    杭州孔廟的碑廊

    這塊地方原為南宋臨安府學所在地,始建于紹興元年(1131年)。此后府學除焚毀重建或規模增擴外,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辦學府。

    求是書院舊址

    求是書院是浙江大學的前身,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杭州知府林啟利用普慈寺創辦,是浙江首所新式高等學堂。

    凌姝文 攝

    求是書院,曾聚集了很多晚清的青年才俊,他們在書院汲取新學,還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之后數十年,求是書院幾經更名。求是大學堂、浙江大學堂、浙江高等學堂、浙江高等學!1928年4月,改名為“浙江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當年11月浙江大學開始往內地西遷,三年后抵達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并在那里辦學長達7年,這一段歷史后被稱為“浙大西遷”。

    抗戰勝利后,浙大在1946年秋重返杭州,但另辟新址,求是書院舊址便閑置下來。

    1956年,浙江中醫進修學校正式遷入大學路160號,并開始函授招生。求是書院原先的仿西制課堂,變成了傳統中醫學堂。

    據老浙大橫路的居民吳先生說,求是書院舊址里的水池,是中醫學院在此落地后建的,具體年份記不清了,但水池的形狀是有說法的!斑@是個葫蘆形的水池,取‘懸壺濟世’的寓意!眳窍壬f。

    浙江圖書館舊址

    浙江圖書館創辦于1900年,前身為杭州藏書樓。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提督浙江學政張亨嘉從士紳邵章、胡藻青等之議,于豐樂橋大方伯巷建屋,移東城講舍之書,并增購圖書、儀器充實館藏,稱浙江藏書樓。這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

    宣統元年(1909年)更名為浙江圖書館。1931年建成大學路館舍。2000年11月18日,浙江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

    仁愛醫院舊址

    在環城東路38號杭州紅十字會醫院內。

    創辦者仁愛會,1633年成立于巴黎,是天主教的修女會組織,開設有各種學校、醫院、育嬰堂等慈善事業。

    杭州的仁愛醫院是由天主教仁愛會創辦,清朝咸豐年間,仁愛會隨著鴉片戰爭打開國內而傳入中國,他們在上海創立了仁愛會總院。1868年,在杭州中山北路一帶創辦了分院,1922年,仁愛會修女郝格勒捐助家產,在今天的刀茅巷一帶創辦了仁愛醫院,正式作為上?傇涸诤贾莸姆衷,也稱為“圣心醫院”。

    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

    北山街上的西湖博覽會博物館,是利用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建設而成,展示西湖博覽會歷史和杭州近代工業發展的歷程。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憲法和杭州,有著非常深的緣分。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澤東主席率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起草了憲法草案初稿,史稱“西湖稿”,為1954年憲法的正式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

    30號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民國時期的別墅,總建筑面積756平方米。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并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建設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啟動,是中央批準設立的紀念場館,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個“國家憲法日”正式建成開放。

    上一篇:新華坊高層電梯停開的24小時
    下一篇:杭州一新小區到處都有它 小姑娘直接被嚇哭
  • Copyright ©2012-2020 http://www.xingchenghul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歡迎廣大網友來本網站投稿,網站內容來自于互聯網或網友提供 站務:QQ在線客服   
  • 成人美足一二三四区